【悦读】唐 · 杜牧《山行》赏析及同步练习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山 行

唐 • 杜牧
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【词句注释】

1.山行,在山中行走。

2.远上,登上远处的。寒山,深秋季节的山。石径,石子的小路。斜,为倾斜的意思。

3.生,另有版本作“深”。(“深”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;“生”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。)

4.车,轿子。坐,因为。枫林晚,傍晚时的枫树林。

5.霜叶,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。红于,比……更红,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【白话译文】

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,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。

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,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【作品赏析

《山行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。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,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,山路、人家、白云、红叶,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,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。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,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,有主有从,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,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。简单来说,前三句是宾,第四句是主,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、创造气氛,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。作者以情驭景,敏捷、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,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,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,情景互为一体。全诗构思新颖,布局精巧,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,与春光争胜,令人赏心悦目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首句“远上寒山石径斜”,由下而上,写山,写山路,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。“寒”字点明深秋季节;“远”字写出山路的绵长;“斜”字照应句首的“远”字,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。由于坡度不大,故可乘车游山。这样写,从题意来说,写出了“行”的特点,而从构图来说,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,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。

次句“白云深处有人家”,写云,写人家,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。一个“深”字,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、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,既可见山之高,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,点染出明快色调。“有人家”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,鸡鸣犬吠,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,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。“有人家”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“石径”,因为这“石径”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。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,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,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:在那白云之上,云外有山,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。

对这些景物,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。虽然用了一个“寒”字,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“晚”字和“霜”字,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。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——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。

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便不同了,倾向性已经很鲜明,很强烈了。那山路、白云、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,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。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,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。这句中的“晚”字用得无比精妙,它蕴含多层意思:(1)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,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。(2)因为傍晚才有夕照,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,枫林才格外美丽。(3)诗人流连忘返,到了傍晚,还舍不得登车离去,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。(4)因为停车甚久,观察入微,蓄势已足,前后映衬,于是水到渠成,引出了第四句,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,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。

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,把第三句补足,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。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,枫叶流丹,层林如染,真是满山云锦,如烁彩霞,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,还要艳丽。难能可贵的是,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,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,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、生机勃勃的景象。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,是诗人浓墨重彩、凝聚笔力写出来的。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一句,看似抒情叙事,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:那停车而望、陶然而醉的诗人,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,有了这种景象,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。而一笔重写之后,戛然便止,又显得情韵悠扬,余味无穷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【作者简介】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【书法欣赏】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

【同步练习】

1.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?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?

2.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,还写了哪些景物?你觉得怎样?

3.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?

4.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?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?

5.《山行》中“白云生处有人家”改为“白云深处有人 家”可以吗,为什么?

【参考答案】

1.答:《山行》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,诗中写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。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,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。

2.答: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,还写了寒山、石径、白云,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,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。

3.答:寒山、石径、白云、人家、枫林(霜叶)

4.答: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: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,使秋天更富有生机。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。

5.答:不可以。“生处”和“深处”虽然都给人有点朦胧、缥缈,产生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,但“生处”为云之源头, 给人高山之巅、更为遥远的感觉,同时又有云腾雾涌、白云 飘忽的动态感。应当是“生”字好于“深”字。

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_山行中的霜叶点明是什么季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