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创】宋词里的人间烟火:清﹒平﹒乐
原创 若云书房 南京妇联
我就问你,是不是还在追剧《清平乐》?
该剧颇有看点。有庙堂之高也有江湖之远,有政治风云也有儿女情长;还能迅速科普并再次钩沉起一个朝代的绝美风华,展现一幅《清明上河图》般的风物长卷,勾起人们的国学兴趣尤其是对历史和宋词的复习,厥功甚伟。
北宋仁宗时代,一个“背诵且默写全文”的年代,名人忒多:范仲淹、欧阳修、三苏、曾巩、王安石、司马光、柳永……还有写《梦溪笔谈》的沈括、开封府包青天;四大发明中占了三个:活字印刷术、火药、罗盘。可谓星光璀璨、牛气冲天。
但我们今天不剧评,不追星,不聊狸猫换太子,甚至不八卦宫闱风月。我们还是谈人生。专栏性质决定了,我基本上只能和你们谈人生谈理想,哈哈。你先关注了,以后才有机会聊别的。嘘!
卷帙浩繁,弱水三千。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其实,人生无非这三个字:清、平、乐。
今天,跟着若云一起,去品读宋词里的烟火人间。
请跟我来。
01 清
清净、清淡、清丽、清朗……
清风明月,是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的境界。
曾经和朋友在喝茶时闲聊,谈及若能穿越,最想去到哪个朝代。大多人选择梦回大唐。
是啊,那是个怎样繁花似锦的朝代呵!关键是还不用减肥。
丽人行、女儿行,兵车行、燕歌行,古柏行、琵琶行……
唐代貌似怎样都行。放到今天行不行?不行。你得拼命赶,可超过120了又得被罚单。
更何况,还有“仰天大笑出门去”、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的李白,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。他又成天在被流放的路上,有很大概率能在某个景点邂逅他,一起乘舟或踏歌,没准还能要到他的亲笔签名;再不然还能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、听董大弹胡笳,一日看尽长安花,想想就激动有没有?
而我偏偏是那种不作不死、时不时地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下的人,我沉吟半晌,说:宋。
正如有人问过我:唐诗与宋词,若非要只选一个,你更喜欢哪个?我说:宋词。
个中缘由,盖因唐诗美则美矣,是你灵魂深处的吟叹与向往,每每吟诵,通体酣畅;而宋词更生活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更接地气。
不信你看——
老大逢场慵作戏,任陌头、年少争旗鼓,溪雨急,浪花舞。
此为刘克庄的《贺新郎》。描写的是端午情景,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民俗文化扑面而来,读来身临其境。
遍绿野、嬉游醉眼,莫负青春。
这是韩缜的《凤箫吟》。几个字,描写出了今人结伴春游的景象,是不是很生活?还提醒人们不要辜负青春,是不是很现代?
在生活方式上,宋代有其独特的审美,弈棋观画、调香烹茶、听风抚琴、饮酒赏花,莫说是文人雅士,诸多普通百姓都有这些爱好与追求,也就是说今天的我们压根没时间干的,宋人很普及,基本常态化,体现着宋人有心而无意追求的生命美感和精致生活。
他们也崇尚运动,蹴鞠、马球、投壶、捶丸,会玩得很。亲们应该还记得《知否》里的桥段吧?明兰尚未出嫁时,小公爷为了见明兰一面,特意怂恿吴大娘子办了一场马球大赛,明兰惊艳亮相表现不俗。
市井之中著风华,喧嚣之处自清雅。
热闹中透着清静,烟火里生出诗意。
难怪有人感慨:上下五千年,怕是没有哪个朝代,能比宋朝人更懂得美、懂得生活了。
走笔至此,今天又发誓要减肥的我看了看手里的半个窝头、旁边用于“运动”的一付跳绳,凉凉,惟有泪千行。小轩窗,懒梳妆,继续码字,无处话“凄凉”。
02 平
平和、平静、平实、平常……
哪一点要做到都不易。
都说“文似观山不喜平”,但人生最难是平和。
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
开头把这晏殊、晏几道父子俩给漏了。晏几道这十个字,一般被认为是写伤春无奈,通读整阕,我却读出了从容不迫平和恬淡,唔,就是享受孤独的味道。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……归去。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没错,苏轼的《定风波》。若是要翻译,那就是:我就是我,颜色不一样的烟火。机智的我早已看穿一切,爱咋咋地!
若说平和,又说旷达,若论通透,又言潇洒,就是这首,无他。
不解释,亦不接受反驳。
你品,你细品。
03 乐
快乐、欢乐、喜乐、康乐……
正是我们平生所求。
在词牌名中,该字音同“悦”,是指曲调、音乐。而在这一章节,我要说的,不是雅乐的乐、音乐的乐,而是快乐的乐、乐趣的乐。
清平乐,词牌名,又名忆萝月、醉东风,源于唐代教坊曲名。最有名的是辛弃疾那首村居,对,就是“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”那首。而辛弃疾,是宋词中我的最爱,下回再专门著文,这次因篇幅无法赘述。
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
李清照是当之无愧的婉约派掌门人,也是写实家。寥寥数字,把一个豆蔻少女的娇羞与俏皮描绘得如此生动传神,这般有趣有画面感,不由得不叹服。
独抱浓愁无好梦,夜阑犹剪灯花弄。
还是李清照。明明写相思之苦,却又自得其乐。这一点是若云多次想专门费点笔墨来写一写的。
在今天看来,古代女子似乎总是柔弱纤细,动辄闺怨,细思不然。她们不用上班打卡,没有电子产品,一种相思、两处闲愁了,又打不了电话发不了微信,咋办?不怕。鸿雁传书、尺素传情,很唯美啊!
此外,她们要学的东西、拥有的爱好、自寻乐趣的途径,比今天的我们只多不少。她们其实也蛮忙的,要刺绣女红、织布纺纱,若生在大户人家,还要上各种兴趣班或一对一的私教,研习琴棋书画,琢磨诗酒花茶;若生在农家,还要擅长柴米油盐,通晓稼穑桑麻。
谁比谁容易!
夜深人不静时,我们不免会发出灵魂叩问:现如今,不用裹足了,也不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爱情与婚姻了,我们想要的自由、平等有了,可我们的快乐、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?
宋词中常见的女儿家的娇嗔、慵懒,闲散、娇蛮,不存在的,都化作了忙不迭的奔跑、追赶。
亲,是的,我明白,每个时代赋予女子的要求不同。如今我们这届,哪个不是雌雄同体、文武双全,左手敲键盘、右手挥刀铲,上一秒职场丽人、下一秒蓬头垢面,个个千手观音、时时七十二变!
我们怎么可能莲步轻移,来不及的呀!哪有时间悲悲戚戚,多耽误事儿呀!就算刚哭过也得冲到卫生间迅速补妆的好伐?因为马上要开会或见客户的好伐?
我们要有梦想,步履要匆匆,但若想要的太多、“吃相”太急切,怎能优雅从容?心有猛虎,也要细嗅蔷薇。
静女其姝。
心有清风明月,眼中平静如水。
清、平,这二者做到了,自会有乐。工作生活,均是如此。
一付128G的大脑,一颗宋词般的心。
柴米油盐里浸透着星辰大海,锅碗瓢盆里盛满了诗和远方。
我们共勉可好?
注:图片来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