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要苏轼年谱.docx

简要苏轼年谱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,他于1037年1月8日出生在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。他七岁开始读书,师从欧阳修、梅尧臣等文名。八岁进入小学,师从天观道士张易简。十岁时,听母亲程氏讲授《汉书·范滂传》,激发了他的文学热情。十九岁时,娶了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。二十岁时,他到成都拜访张方平,张待他如国士一般。二十一岁时,他与弟辙随父赴汴京(今河南开封)应试。二十二岁时,他与弟辙一同应试礼部,兄弟同科进士及第,备受欧阳修赞赏。四月,母亲程氏在眉山去世,苏轼奔丧归里。二十四岁时,苏轼与弟辙及父洵再次赴汴京,途中所作诗文为《南行集》。他在二十五岁时到达京城,担任河南福昌县主簿,弟辙则担任渑池县主簿,但他们俩都未赴任。二十六岁时,他参加制科考试,中第三列三等,除大理评事,担任凤翔府签判。十一月,他与弟辙在郑州分别,创作了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。十二月到任。二十七岁时,苏轼在凤翔,春天前往宝鸡、虢、郿、盩屋四县减决囚犯。二十八岁时,他在凤翔,开始认识陈慥,慥是新任凤翔知府陈希亮的第四个儿子。二十九岁时,他与文同订交于歧下,同字与可,善画竹。十二月,他罢凤翔任,赴长安游骊山。三十岁时,苏轼正月回朝,担任登闻鼓院判官,直接任史馆。

五月,他的妻子王弗在京师去世。三十一岁时,他在京师,四月,父亲苏洵去世。三十二岁时,他与弟辙一同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川。三十三岁时,他续娶王弗堂妹、王介幼女王闰之为妻。十月,他与弟辙带着家人赴汴京,途中在长安度过了新年。三十四岁时,他二月回朝,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。这一年,王安石开始实行新法。三十五岁时,他在京师,弟辙因反对新法而被调离三司条例司,成为陈州学官。他的第二个儿子苏迨在这一年出生。三十六岁时,他仍在京师。春天,苏轼从判官告院改为开封府推官。他曾上书神宗,批评朝政得失,与王安石产生了冲突。四月,他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。七月,他前往阵州,与苏辙和张耒初次相识。九月,他和弟弟辙一起去颍州拜访欧阳修。十一月,他到达杭州担任官职,并创作了诸如《游金山寺》、《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》、《戏子由》等诗歌。熙宁五年壬子(1072),苏轼在杭州。在冬季,他前往湖州考察堤岸利害,并见到了湖州太守孙觉。他创作了《吴中田妇叹》、《山村五绝》等诗歌,反映了民间的疾苦,并进行了一些讽刺。他的儿子苏过也在这一年出生了。熙宁六年癸丑(1073),苏轼仍在杭州,他前往富阳和新城,结识了晁补之。他协助陈襄修复了钱塘六井,并在常州和润州进行了赈饥活动。

他创作了《法惠寺横翠阁》、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、《山村五绝》等诗歌。熙宁七年甲寅(1074),苏轼仍在杭州。他娶了王朝云为妾,并前往潜江,结识了诗僧参寥。十一月,他被调往密州。这一年,郑侠上了《流民图》,王安石下台了。熙宁八年乙卯(1075),苏轼担任了密州知州。他重修了超然台,并创作了《江城子.记梦》,悼念他已故的妻子王弗。二月,王安石再次担任相位。熙宁九年丙辰(1076),苏轼仍在密州。他创作了《水调歌头.丙辰中秋》。十二月,他被调任河中府的祠部员外郎,离开了密州。这一年,王安石再次下台,并没有再回到政坛。熙宁十年丁巳(1077),苏轼被调往徐州。四月,他到达了徐州。七月,澶渊河决,他亲自率领军民防洪,徐州得以幸免。他创作了《河复》等诗歌。元丰元年戊午(1078),苏轼仍在徐州。他建造了黄楼,并邀请宾客参加重阳大会。秦观也来拜访他。他与参寥一起游览了百步洪,并创作了《九日黄楼作》、《百步洪》等诗歌。元丰二年己未(1079),苏轼被调往湖州。四月,他到达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