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四海声评】秋来又重阳 情系桑榆晚

微博发重阳登高号召_号召重阳登高微博发表_2021重阳登高活动的通知

号召重阳登高微博发表_微博发重阳登高号召_2021重阳登高活动的通知

网聚正能量 评点最强音

2021重阳登高活动的通知_微博发重阳登高号召_号召重阳登高微博发表

号召重阳登高微博发表_微博发重阳登高号召_2021重阳登高活动的通知

农历九月初九,既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“重阳节”,又是中国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明确规定的“老人节”,在这重要节日即将来临之际,我们应该立足宣传板块,积极响应“网络中国节•重阳”网络主题活动,深入挖掘重阳佳节蕴含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内涵,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体现的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。

发挥融媒矩阵作用,营造浓厚节日氛围。重阳节起源于上古,在西汉时期逐步普及,在唐代以后发展鼎盛,与除夕、清明节、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,其历史由来可谓源远流长,历久弥新。发挥融媒矩阵作用,营造浓厚节日氛围,应积极依托网络阵地,号召新闻网站、政务微博、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共同营造古老节日网络氛围,如开设“网络中国节·重阳”专题专栏及互动话题,引导、带动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转发、点赞、讨论等活动;应及时推出重阳风俗相关新闻报道、宣传海报等融媒体作品,以轻松、风趣的方式解读重阳,并通过宣发平台全面推送推广,营造全民庆祝佳节的良好舆论氛围。

组织文明实践活动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。2006年,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意味着重阳文明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。组织文明实践活动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应立足重阳节的文化风俗,结合各地工作实际,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,积极开展主题鲜明、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,传承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、饮宴祈寿等重阳文明习俗;同时联合国家曲艺家协会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文化组织、名人,共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文明实践活动中感悟中国精神、增强文化自信,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情感,传唱中华传统文化的动人篇章。

创新教育内容形式,树立时代敬孝新风。因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同音,重阳节又被赋予“长久长寿”的美好寓意,自西汉以来就被视为求寿佳节,2013年,我国将重阳节设立成“老人节”,拓展重阳节的时代表现新形式,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,从历史转到了当下。创新教育内容形式,树立时代敬孝新风,应从未成年人抓起,组织各地中小学校,创新开展孝道图书阅读分享、家风主题教育班会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,同时统筹乡镇、社区、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爱心剪发、防诈宣传、健康义诊等公益活动,让老人感受社会温暖,让孩子传承中华美德,让全社会把孝道仁爱付诸于一个个搀扶、一次次关爱之中,从而培厚尊老、爱老、敬老、助老的文化土层和社会风尚。

秋来又重阳,情系桑榆晚。佳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欢庆重阳,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;让社会情系老人,拓展古老节日的时代内涵;让国人把美德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滋润道德精神之根;让民族终实现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,凝聚浓浓银发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