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二上册《归园田居》(陶渊明)理解性默写(含答案)
高二上册《归园田居》(陶渊明)理解性默写(含答案)
1.
“,
”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,与世不合的性格,起统摄全篇的作
用,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,同时又是一个伏笔,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
田的根本原因。
2.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,表示后悔的诗句是:
“,
”。
3.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,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:
“,
”。
4.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,而是固守节操,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:
“,
”。
5.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
是:
“,
”。
6.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:
“,
”。
7.
““,
”。
“,
””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
和平宁静、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。
8.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,对宁静、闲时的田
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:
“,
”。
9.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,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
是:
“,
”。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。
10.《归园田居》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,固守节操,回乡开荒种地,
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:
“,
”。
11.《归园田居》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,不辞劳苦的句子是:
“,
”。
12.《归园田居》中透过
““,
”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,有很多空闲时间。
13.《归园田居》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:
“,
”。
14.《归园田居》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,渴望返归自然(无对偶)的
诗句是:
“,
”。
15.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,如陶渊明的《归园田
居》
“,
”渊”,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
得开心颜”。
16.《归园田居》中
“,
”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,与世不合的性格,为全诗定下一个基
调,同时又是一个伏笔,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
因。
17.《归园田居》中“,”两句,写诗人作
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,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,为了供
养家小,不能不违逆自己的“韵”和“性”,奔波于官场。回头想起
来,那是误入歧途,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。
18.土地,草房,榆柳,桃李,村庄,炊烟,狗吠,鸡鸣,这些平平
常常的事物,在诗人笔下,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、清新喜人的图
画。《归园田居》中,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:
“,”。“,”。
“,”。“,”。
《归园田居》(陶渊明)答案
1.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”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,与世不合
的性格,起统摄全篇的作用,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,同时又是一个伏
笔,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。
2.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,表示后悔的诗句是:误落尘网中,
一去三十年。
3.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,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:羁鸟
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
4.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,而是固守节操,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:
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
5.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
是:方宅十余亩,草屋八九间。
6.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:榆柳荫后
檐,桃李罗堂前。
7.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”四句用视
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、恬静优
美的田园风光图。
8.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,对宁静、闲时的田
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: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。
9.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,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
是: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。
10.《归园田居》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,固守节操,回乡开荒种地,
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: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
11.《归园田居》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,不辞劳苦的句子是:暧暧远
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
12.《归园田居》中透过“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”两句我们可以
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,有很多空闲时间。
13.《归园田居》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:狗吠深巷中,
鸡鸣桑树颠。
14.《归园田居》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,渴望返归自然(无对偶)的
诗句是: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
15.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,如陶渊明的《归园田
居》“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”,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“安能
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。
16.《归园田居》中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”两句表露了作者清
高孤傲,与世不合的性格,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,同时又是一个伏笔,
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。
17.《归园田居》中“误落尘网中,一去三十年”两句,写诗人作为
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,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,为了供养
家小,不能不违逆自己的“韵”和“性”,奔波于官场。回头想起来,
那是误入歧途,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。
18.土地,草房,榆柳,桃李,村庄,炊烟,狗吠,鸡鸣,这些平平
常常的事物,在诗人笔下,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、清新喜人的图
画。《归园田居》中,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:方宅十余亩,草屋八
九间。榆柳荫后檐,桃李罗堂前。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狗吠深
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
第二篇:
1.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,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羁鸟
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
2.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,对宁静闲适的田园
生活感到惬意的两句是 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。
3.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,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
是 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。
4.《归园田居》中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”两句,表露了作者清
高孤傲,与世俗不合的性格,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
本原因。
5.《归园田居》中“误落尘网中,一去三十年”两句,写诗人认为奔
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,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。
6.《归园田居》中“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”两句写狗吠、鸡鸣,
与王籍的五言律诗《入若邪溪》中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”有异
曲同工之妙,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,衬托出一个和谐、安宁的意
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