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课标·备课先锋】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 课件(共22张PPT)+素材

(课件网) 峨眉山月歌 新课导入 李白,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诗人了。如果要找一样东西去定义李白,你会找什么? 月痴 酒徒 剑客 贺知章称其为“谪仙人”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李白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漫游人生,是从水上、船上开始的,在水边,李白写下了他第一首广为传颂的作品———《峨眉山月歌》。 李白,作为站在中国古典诗歌最巅峰的诗人,他是一个奇特的存在。 李白的生和死都是一个谜。作为特别讲究门第郡望的唐朝人,李白居然没有家谱,甚至连他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,至今都没有定论。有人说在中亚碎叶城,有人说在蜀地青莲乡。他的一生,也是行踪不定,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五岳寻仙不辞远,一生好入名山游。” 如果要找一个词语来概括的李白一生,这个词语,非“漫游”莫属。 学习目标 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诗文,背诵诗文。 学习《峨眉山月歌》,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,感悟诗的意境,从中受到美的熏陶。 壹 贰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∶通过学习《峨眉山月歌》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,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,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。 语言运用∶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 思维能力︰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,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。

审美创造∶理解古诗的意思,感悟诗的意境,从中受到美的熏陶。 了解作者 李白(701—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浪漫主义诗人。官至供奉翰林。因性格傲岸,不为权贵所容,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,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与杜甫并称“李杜”。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,想象奇特。代表作品有《静夜思》《春夜洛城闻笛》《将进酒》《蜀道难》等。 21世纪教育 21世纪教育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,写于他出蜀远游,向三峡进发的途中,他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,扬帆东下,辞亲远游。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,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。 听范读 诵读古诗 峨眉山月/歌 李 白 峨眉山月/半轮秋, 影入平羌/江水流。 夜发清溪/向三峡, 思君不见/下渝州。 qiānɡ yú 诗文翻译 峨眉山月半轮秋, 半轮: 半边,半个。 半轮秋:半圆的秋月,即上弦月或 下弦月。 句意:高峻的峨眉山前,悬挂着半轮秋月。 影入平羌江水流。 影:月光的影子。 平羌:即青衣江,大渡河的支流,位于峨眉山东北。 句意: 流动的平羌江上,倒映着精亮月影。

夜发清溪向三峡, 夜发:今夜出发。 清溪:指清溪驿,属四川犍为,在峨眉山附近。 三峡:指长江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 句意:夜间乘船出发,离开清溪直奔三峡。 思君不见下渝州。 君:指峨眉山月。 下:顺流而下。 渝州:治所在巴县,今重庆一带。 句意:想你却难相见,恋恋不舍去向渝州。 全文翻译 1.秋高气爽,峨眉山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,特别明朗。2.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。 3.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,向三峡驶去。 4.诗人思念友人却又看不到,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,顺江驶向渝州。 峨眉山月/歌 李 白 峨眉山月/半轮秋, 影入平羌/江水流。 夜发清溪/向三峡, 思君不见/下渝州。 诗文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 赏析:第一、二句从“峨眉山月”写起,描绘了月映青衣江的美景,点出了远游的时令———秋天。“入”和“流”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入江水,又随江水流去,陪伴诗人远行。山、月、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,衬 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