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也无风雨也无晴】绝对有料
【也无风雨也无晴】
赏析文字/书写/周永
曾有一个传说。
苏轼20来岁的时候参加高考途中,遇到一个算命的。
苏轼不知道哪根神经来了兴致,决定去算上一卦。
算命先生盯着年轻的苏轼看了半天,迟迟未开口。
苏轼便问,到底是啥子情况?
算命先生摇摇头,天机不可泄露。
这更引发了苏轼的好奇心,于是一直盯着算命先生问。
算命先生只好开口:一双学士眼,半个配军头。
就是说,你长了一双大学士的眼睛,可能这一生会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发配充军的路上。
苏轼听后,一笑置之。
但是没想到,真的是一语成谶。
看看苏轼的一生,正如他自己所言,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
林语堂先生曾说,苏轼一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写诗。
写诗给苏轼带来过莫大的荣耀,同样因为写诗,让他身陷囹圄,差点丢掉性命。
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或许也正是因为大半生的颠沛流离,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苏轼。
特别是从发配到黄州开始,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最为闪耀的名字——苏东坡。
他的许多流传后世的伟大作品,都是在贬谪黄州之后创作出来的:前后《赤壁赋》、《黄州寒食诗》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、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、《题西林壁》......
曾看过这样的话,人生缘何不快乐?只因未读苏东坡。
想想的确是有些道理。
纵观苏轼一生,不是在发配,就是在发配的路上,可谓是曲折多变,然而,无论人生多大的风雨,他始终能泰然处之,始终以一种洒脱、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种种困境,硬是把别人眼中的逆境,活出了诗一样的境界。
他就像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。
在人生巅峰,他不会迷失自我;在生命低谷时刻,他也不会沉沦。
从他的诗词中,就可以看出:一蓑烟雨任平生,也无风雨也无晴;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;人间有味是清欢;此心安处是吾乡......
试问,有谁可以真正做到: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?有谁能够达到如此境界?
苏轼做到了,所以他伟大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苏轼无愧于伟大这个词。
今天,来看看他的词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。
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,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(词)。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(释文: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)
这首词创作于1082年春天,是作者和朋友喝酒归来途中遇雨的抒怀之作。
引言小序交代了创作的缘由。
首句“莫听穿林打叶声”,一方面渲染出雨和风,另一方面又以“莫听”点身外物不足挂虑之意。不要因为一些风和雨就狼狈不堪,不如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,发生的已经发生了,不如就这么享受雨中的乐趣。恰好呼应序中“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”。遇到雨而又没有雨具遮挡,按常态而言,当然是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,但是苏轼却说:“谁怕”?意思是你怕,我不怕。
(释文: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)
其实这是写自己当时的心态: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的雨中,也胜过骑马扬鞭。在历经政治风雨后,苏轼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,他越来越对平淡的平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。从一个官员到一个平民,在常常深入民间后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后,让苏轼对民间疾苦更是多了几分深切体悟。“竹杖芒鞋”他的平民形象,也是他平民人格的一种真实写照。
为何能在风雨中依然可以走的那么潇洒、悠闲?因为和政治上的风雨相比,这种风雨又算什么呢?别人怕,我不怕,因为再大的风雨我都经历过了,所以他接着说: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。
(释文: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)
“一蓑烟雨”,是身在风雨中。政治风雨也好人生风雨也罢,终不如“任平生”,从容、镇定、达观。
人,生天地间,关键在于精气神,精神上,无论什么样的风雨,都不能将我打败。
这是一种坚强,也是一种倔强,更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。
我已经这样了,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吗?
人生有风雨,自然会有晴天。“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”微冷的料峭春风,山头上那一抹斜照,让人感受到一丝暖意。因为风雨之后总会有阳光。
幸福是什么?
寒冷中有温暖,逆境中有希望,忧患中有喜悦。
这种感悟,只有经历多的人才能有着深刻的认知,不信东风唤不回?再大的风雨也终会放晴。
参悟了佛法的苏轼,结合人生经历,进一步感悟人生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回头看看,风雨也好,晴朗也罢,都会成为过去,不过都是人心中的一种感觉,一种幻象而已。
(释文: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)
或许,放下心中执念,才能更好的向前。
不因成败而放弃追求,不因荣辱而停下脚步。
顺,不妄喜;逆,不惶馁;安,不奢逸;危,不惊惧;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,可拜上将军。
成功、失败,都不要太在乎,“宠辱不惊”才是人生的大智慧。
这,又何尝不是苏轼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呢?
(释文:苏轼定风波癸卯求周永书)
(手机横过来看整体)
【作者简介】
周永,网名不死鸟酃鎏碶槸鏐,笔名小舟,林子,林枫等
写字发烧友,硬笔书法展赛评委
长诗《中国书法》登上第二届中国书画春晚
出版中、英文字帖、教材100余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