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

这是苏东坡的一句诗,我想应该说的是一种人生态度。

从古至今,我们不自觉地“窥探”别人的生活,不自觉地和别人进行着比较,然后确定我们的位置,调整我们的心态。这成了人的一种本能和习惯了。

通常我们和邻居、同事、同学、亲友相比较,一般不相干的人我们不做比较。

比着比着,有的时候,我们发现我们有些迷失了、焦躁了、失去信心了……

看见人家的别墅豪宅,想起自己低矮的平房;

看见别人的奔驰宝马,想起自己的破旧单车;

看见人家的珍馐美食,想起自己的一饭一菜;

看见人家的风光无限,想起自己的默默无闻;

看见别人的步步高升,想起自己的原地踏步……

偶然在咖啡馆里听到别人的谈话,谈的似乎都是几百万、上千万的各种“项目”,总有自己是“要饭的”那么一种感觉。

迷失在这光怪陆离的社会里,迷失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是很危险的,迷失了自我,焦躁了情绪,失去了信心……我们怎么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?

因为工作关系,我认识了白女士,在很多人眼中,她千万资产、儿孙满堂、笃信佛祖……着实令人羡慕!

但,白女士却是抗日战争后,撤离的日本人留在中国的“弃儿”,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。

白女士是在二十岁那年被单位领导“包办”的婚姻,在留下两男、一女三个子女后,白女士还是离婚了。

白女士再婚后,和后老伴过了十几年的安稳日子,但是后老伴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离世,白女士成了寡妇。

白女士的小儿子,由于缺乏家里的管教,成了当地黑恶势力的骨干,因为争抢地盘,毒品买卖,械斗伤害等,被公安机关屡次打击,是公安局、拘留所、看守所、监狱的常客;

白女士的子女们陷入了财产的诉讼纷争里;白女士的女婿,因为家里的纷争,离家出走了,至今没有任何下落;白女士的外孙女皈依了佛门,到寺庙里做义工,不工作,也不结婚。

这就是白女士的生活,有别人看到的,也有别人看不到的生活。

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叫小盛,毕业后就没见过他,那时的他诙谐幽默、意气风发。听说,现在也是一个大城市的“一处之长”了,收入丰厚,经常出国……令人羡慕。

去年,我在高中同学聚会上见到曾经英俊帅气的小盛,他已经满头白发,形容枯槁,变成了“老盛”,多数同学都是四十左右岁的正常模样,他看上去却像“我年迈的二叔”。

私聊后得知,小盛的妻子怀过双胞胎的儿子,但由于医院的失误,致使两个孩子胎死腹中,这个打击就让他的头发变得花白了。妻子再次怀孕后,却生下了一个弱智的儿子,一天天地长大,说话越来越含糊不清,既不能上学,又需要专人照顾,这让小盛的头发迅速的全白了。

当然,小盛是单位的领导,更多的是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,还有可敬之处,绝对不会在别人面前显示出自己的“可怜”。

其实,一般情况下,我们很难看到别人生活的全貌,常常我们看到的是别人“选择”给我们看的,或“不得不”让我们知道的。

其实,我们没有那么不幸和坎坷,别人也不是过着王子、公主般的生活。当我们知道了更多别人生活的时候,也许不是去羡慕他们展示的“美好”,而是庆幸我们没有他们那么真实的“不幸”。

各位家长,有人总是抱怨鞋架上的鞋子少一双,而没有脚的人却向往着哪怕只有一次地赤足走在田埂上。我想,在生活中少一些羡慕嫉妒恨,少看着别人,多看看自己,最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,管好自己的孩子。

也许,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——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生活态度。

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_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_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