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《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
9.阅读下面这首宋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八月七日,初入赣,过惶恐滩①

苏轼

七千里外二毛②人,十八滩头一叶身。

山忆喜欢③劳远梦,地名惶恐泣孤臣。

长风送客添帆腹,积雨浮舟减石鳞④。

便合与官充水手,此生何止略知津⑤?

【注】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。②斑白的头发。常用以指老年人。③喜欢:地名,在大散关上。这里代指故乡山水。④石鳞:水在石上流,其波如鱼鳞。⑤典出《论语》,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、桀溺,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,故意不做正面回答,只说:“你是知道渡口的,何必问我们呢?”

(1)颔联中的“惶恐”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诗《 》,此诗中包含地名“惶恐”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____ 。

(2)首联对比极富特色,请赏析。(4分)

(3)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?请简要概括。(4分)

答案:

9.(1) 《过零丁洋》 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(每点1分,有错别字不得分)

(2)①“七千里”“十八滩”极言离家路途之远之险(1分),“二毛”“一叶”表现作者垂暮孤苦飘零(1分),以数字构成强烈对比(1分),表现诗人的艰难处境(1分)。

(3)刻画了一位暮年远谪(1分)、饱尝人生凄苦(写处境艰危、历尽人生劫难等皆可)(1分)而又顽强坚韧(1分)、豁达豪放(1分)的诗人形象。